欢迎来到新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学习园地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审计
作者: 编辑:sjc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6日 11:02 点击:[]
    行政事业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有效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日趋规范,为保障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行政事业审计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并不乐观:外部环境方面,一是行政事业审计所对应的被审计单位大多具备权力大、政策性强、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二是财政体制变革以及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的提出又对行政事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环境方面,行政事业审计自身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监督缺位以及审计人员素质不适应等问题,这些因素必然对新时期行政事业审计的方法和重点审计内容等产生重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审计要提升价值,更好地为公共财政管理的健康运行服务,就必须转变观念,明确重点,改进方法,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审计工作。
  
  一、转变观念,创新行政事业审计认识
  1.从单纯行政事业审计向财政审计大格局观念的转变。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审计机关以全部财政资金为内容,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政府预算为纽带,统筹审计资源,有效整合审计计划,有机结合不同审计类型,从宏观性、建设性、整体性层次整合审计信息的财政审计工作体系。这一理念要求我们一是从关注一般预算资金向全方位关注财政性资金转变;二是从财政收入和支出审计并重向以财政支出审计为主转变;三是从以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向真实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转变;四是从侧重解决微观层面的问题向注重研究宏观层面的问题转变,这些都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财政收支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审计必须要实现从以往单纯的机关财务审计向财政审计大格局观念的转变,要不断推动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审计管理、审计组织和审计方法的创新,坚持将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推动力。
  2.从单个单位审计向综合事项审计观念的转变。以往的行政事业审计大多以各单位为对象,这样的组织方式必然存在覆盖面窄,效率低下,审计成果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而综合事项审计通过以事项为审计对象,对涉及该事项的一系列单位开展广泛审计调查,不仅具有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工作方式灵活的优势,在审计成果的利用上也可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因此要实现从单位审计向综合事项审计观念的转变,一是在审计范围上,要将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范围,不断加大延伸审计力度,通过审计内容、对象的完整、系统性来把握审计的整体性。二是在审计实施中,根据单位性质的特点和资金规模,对某一类资金或某一系统实施板块审计,从而全面系统反映资金的规模情况、效益情况及政策落实情况,以形成具有综合性、前瞻性的审计分析成果。三是在审计成果发挥上,从追求单个项目效应向追求综合效应转变,加大对同类问题、同类单位审计成果的整合力度,通过将分散在多个项目零散审计信息进行整合,综合分析提炼出能够反映宏观性、普遍性、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寻找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二、明确重点,深化行政事业审计工作
  1.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行政事业审计的法定职责,其对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事前关注预算编制是否合法,是否按照零基预算编制,同时预算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从而将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其次是事中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在审计中关注经人大审查批准后的预算是否得以严格执行,是否存在变更资金用途的情况。最后是事后注重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执行情况的审查,要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揭示当前预算管理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从而推动部门预算管理更加规范。
  2.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关注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行政事业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重要环节。一是检查行政事业单位是否落实国家各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否得以彻底执行?二是高度关注涉及民生的项目和资金。审查内容上要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廉租房建设等资金的绩效审计当作每年的必修课。审查方式上要分析各专项资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情况。尤其注重揭露和纠正惠民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挤占挪用、截留坐支、损失浪费等问题。
  3.探索绩效审计。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更多是满足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社会公众不仅关心财政资金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更加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是否有效益,因此,对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监督和评价,将会是今后行政事业审计的重要内容。探索绩效审计,一是跟踪财政资金的运行,审查财政预算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并关注财政支出结构是否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针对预算管理难点提出如何提高预算执行绩效的针对性建议。二是关注政府行政效能审计。目前行政单位公务消费不规范,行政成本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行政事业审计面对的审计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因此开展行政效能审计,促进节约型政府的建立成为行政事业审计义不容辞的责任。行政效能审计应以行政成本为核心,从促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化出发,积极探索降低行政成本的方法体系。三是注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资产配置不公平,效率低下等隐患。探索绩效审计就是要通过专项审计调查揭露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体系的构建,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改进方法,提高行政事业审计技能
  1.加强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将失去审计资格。对于行政事业审计而言,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相同的会计制度,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制度的改革和计算机核算的推广也对计算机审计的运用提出了必然要求。加强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一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全面的会计资料,并运用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作出合理评价。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积极探索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利用联网审计适时性、远程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扩大审计覆盖面,使审计对象由一个个具体单位拓展至全部预算部门,并借助应用分析模型,实现从过去单一的财务收支帐套式审计向数据库财务业务数据审计分析转变,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审计的预防性作用和促进性作用。
  2.建立健全审计资料数据库。通过建立数据库,对原有的审计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既可以克服审计信息资料应用散乱和缺失现象,又可以汇集有用的现成审计基础资料数据,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应包括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内部管理系统、资金运行情况以及审计查处整改记录等内容;也要包括财政、财务政策、法规资料库;还应包含审计方法和成果资料,如各专业、行业和系统审计的方式和方法、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各种共性的、典型的违纪违规案例等。这些审计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健全,将极大地提高行政事业审计的效率。(魏盛)

上一条:加强基层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条:“明白审计”才能“审计明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