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建立健全审计
1.是否制定了进口物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与上级部门的管理办法是否有管理漏项?是否存在不结合企业实际照搬照抄现象?是否存在违反上级管理办法的管理条款?
2.管理流程与实施细则是否匹配?是否出现“2张皮”的现象?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绕开关键控制点的现象?制度规定的强制性“动作”是否按期、保质完成?
3.业绩考核指标的设置是否全面?权重分配是否合理?业绩考核的真实性如何?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如何?对造成损失或履职不力的,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了责任追究或处理?
二、代理商管理情况审计
4.代理商的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最低要求?代理商的准入是否按照规定办理?代理商的选择是否按照规定通过招标、比选等方式确定?
5.代理商的考核评价工作是否开展?评价结果是否存在与代理商的绩效、合同履行效果挂钩或脱节的现象?
三、计划与采购审计
6.计算出计划准确率真实情况,并与下达的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计划准确率(计划准确率=报告期入库且在当期出库物资金额/报告期入库金额×100%)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对计划提交后的采购效果进行分析,是否存在超计划采购造成库存或积压增加的现象?
7.计算零星采购计划的比例并与考核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集中采购管理机制的运行情况。审查各用户单位零星采购计划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规避招标的现象?
8.对进口物资的采购价格管理情况进行评价,是否存在管理效益提升的空间?是否存在采购过程中损害采购人利益的现象?竞争性在采购过程中是否充分体现?
四、合同履行情况审计
9.对进口物资代理合同条款中的权利义务重新审视,看看是否存在不对等、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关键条款如交货期及违约索赔条款、质量与商检条款、违约索赔条款、预付款及进度款的支付条款等等。
10.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看看是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开展?如交货期管理、质量管理、商检管理、入库与出库管理、仓储管理等是否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是否存在不恰当履行的现象?是否存在“走过场”现象?合同违约时是否对代理商进行了违约索赔?索赔是否按照合同条款执行?
11.支付代理商的费用是否按照合同条款支付?是否存在代理商占用外汇、挪用外汇的现象?是否存在代理商虚假走单现象?代理商在入关申报及运输方面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的行为?
五、后续管理情况的审计
12.对进口物资出库后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是否存在积压或闲置的现象?备品备件的定额库存是否合理?对有使用时效性的进口物资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是否存在超出有效期仍然闲置的现象?
13.对进口库存物资的周转率、动态率进行分析,与国产物资进行对比,查看是否存在过度保障的现象?审视进口物资的调剂使用效果?
14.对进口物资的报废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是否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处置?
15.是否存在账外物资?形成账外物资的原因是什么?账外物资的管理是否存在丢失?是否还有其他的管理问题?